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
盛和美專業分享 2022.10.01
9月9日,晴
盛和美設計團隊一行人赴杭州國家版本館和浙江美術館“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觀展。
此次出行參觀國家版本館和浙江美術館“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其實是帶有一定的學習目的而去的。
去感受國家版本館的江南韻味和宋代文化“掩映之美”,領略中國古風之美,自然與歷史的相互呼應。看館內的“千古風流”,感受展館如何體現“文獻之邦”,也深刻了解我國人文歷史的豐厚積淀,了解江南版本文化的源遠流長,了解兩浙文脈的綿延不斷。
去浙江美術館了解豐富的運河文化。浙江美術館運用了多種藝術媒介,將大運河的詩意呈現了出來,使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運河寫意的氣息和語境,并喚起了我們對運河歷史、運河文化的情感共鳴。
“千年運河,一游未盡。流淌千年的大運河不僅是一條‘運輸之河’,同樣也是無數文人墨客撫今追昔的‘詩性之河’,是古人順應自然、因勢利導的‘生態之河’,是今人與后人感召文化記憶的‘世界之河’。”
HUANG
杭州國家版本館離盛和美僅幾分鐘車程,此次我們特意組織一部分設計團隊前往參觀考察學習,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建筑本身即是展”。
建筑以宋韻文化為切入點,其中最為標志性的龍泉青瓷門,貫穿了整個版本館的各個空間,青瓷門開合之間仿佛窺見了古人的匠心智慧與文明,彰顯了流淌千年的宋韻風華,也展現了我們民族文化的盛大氣象。徜徉于展館建筑之中,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積淀與寧靜的溫潤雅致,正如其名“文潤閣”一般,“寧靜致遠”大致也就是說如此吧!
中國杭州版本館可圈可點的地方比預想中的要多得多,時間關系我沒有游覽全面,下次可以自行再來參觀,再細細品味館中收藏的更多內容。
之后去的浙江美術館的《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以“天時、地利、水德、人和”四個板塊展開。傳統書法、繪畫與現代裝置、影像、新媒體的結合展示,讓漫步其中的我可以移步換景,不僅感受到從古自今中國大運河那千姿百態的優美自然景觀,也見證了人類歷史文化隨之發展變遷的歷史長河。
大運河從古自今,漸漸催生了一條璀璨的文化帶,誕生了一條綠色的生態帶,形成了一條繽紛的旅游帶,我覺得大運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類因水而生,城市因水而建,又因水而興,這很了不起,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就是一部悠久壯闊的活著的文明史詩。
WU
既是看展覽,也是感受“新宋韻”的建筑與空間,亦或是來看那一抹翠綠。
進入杭州國家版本館,抬頭仰望,目之所及,光影疊翠,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幻,不大不小的入口廳盡顯“自然光”之魅力。心里想著那一抹綠,徑直快速移步而至。映入眼簾是高聳而狹長的大屏風——片狀相間的綠色塊,有青綠、嫩綠、淡綠、翠綠、草綠,自然形成了中綠色調,讓人心神舒曠,好似游走于綠色畫卷之中。
踏入主廳,印象最深的是昌化石、青田石雕刻而成的現代篆刻,以石頭本身的機理作為創作背景,結合現代數字技術概念,形成了正章(印文)與邊款相呼應的設計內容,較為新穎,字體也呈現出豐富多彩,不拘一格。這些創作同時也體現了設計語言,不單單是純藝術,設計無處不在。
對于我們形象設計、標識設計來說,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設計,需要總體性的思考,這與建筑、景觀設計是一致的,以“古為今用”的概念來展開,通過歷史、文化、人文來研究對標,只有充分尊重多方因素,才能創造出符合現代需求的視覺語言。
YAO
9月9日如約參觀版本館。閑步而入,映入眼簾的是以宋代園林作為背景的當代藏書樓,標準“南園北館”的布局。館內保留了遺址區內的自然山體、歷史植被,借鑒了山水畫內的畫法結構,運用現代自然的材料與構造方式來實現宋代時期的神韻。龍泉的青瓷,散發光澤的銅瓦,用最自然的材料去表達建造的真實感。
FAN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等省市。這次展會圍繞大運河文化分為四大主題:天時 | 春風起棹歌,地利 | 錦帆出長圻,水德 | 千里賴通波,人和 | 萬古流不絕。
這些瓶瓶罐罐的陶瓷制品上面記錄著運河先民們思想智慧的痕跡,這個作品名為《陶之跡:烏程以亭行》,是漢代的郵驛題材,陶罐與隸書,加上郵驛的函、牘文字等,真實再現了漢代湖州大運河流域郵驛作業生動的歷史情境。
在大大小小的影像記錄著運河周邊的人文生活,小到每臺古老的電視機隱約傳出的水聲,大到滿屏的電視中播放著運河歷史以及周邊生活。在短片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最細膩的運河人日常,有漁民每日運貨,有環衛工人清潔衛生,有阿姨在路邊賣菜等等一系列最真實的場景。
還有就是有位攝影師為了研究運河文化,便沿著大運河的軌跡,記錄了很多省份平時日常生活的照片。看上去其實就是很普通的生活照片,但是這些都是記錄了運河人們生活最真實的場景。京杭大運河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從以前到現在,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整個藝術展覽從人文歷史到自然景觀,從傳統水墨畫到現代數字化,立體式的給我們呈現中國大運河史詩般的精神文化風貌。
RUAN
這次去參觀了杭州國家版本館和浙江美術館,有著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杭州國家版本館隨山就勢,疏密有致,極具江南韻味。其建筑頗有特色,園景互融、多重院落,充滿了宋韻風格,展現出了宋文化的“掩映之美”。
讓我駐足停留的是那一排由龍泉青瓷而制的屏風,走入屏風就仿佛走進了中國古典山水畫中,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在版本館內,我還看到了許多的浙江歷史名人,用藝術化形式展現他們生平事跡和思想內涵,他們的英雄事跡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ZENG
去之前很期待這次去參觀版本館,走進版本館整體建筑方面讓我驚喜的就是青瓷屏扇,高約十余米用一片片龍泉青瓷拼成的青瓷屏扇,搭配上自然的木材以及夯土墻,有濃濃的宋韻園林風。
版本館里看到了古籍、刻本、報刊、圖書、手稿、糧票等也都納入其中,版本館為記錄歷史、見證文明。版本館內容很多,下次抽時間還要來看,通過版本文獻、展示和研究,從一種新的視角來回顧歷史、傳播文明,更好地助益當下、啟示未來。
DING
看展,我覺得是提高一個人審美,眼界的絕佳方式。因為在館里,你會看到來自各個行業的優秀作品。對于自己,在想法上和審美上都感覺不足,但是看完之后還是比較有感悟的。
光影,構圖,色彩都能表達作者當時的情緒,以及背后的故事。一張好的圖片都離不開三點:1、主題明確,2、突出主題,3、畫面要簡潔。
LI
近日,以宋韻江南園林為建筑風格的杭州國家版本館開館,儼然成為了一個新的地標建筑,他的另一個名字是”文潤閣“,與另外三館,共同組成中國國家版本館。
走進園內,切身感受到了那獨有的宋韻風格建筑,樓--景--亭--池交相掩映,依山而建、依水而建,錯落有致。其中最吸引人眼光的當屬藝術青瓷屏扇門,體量之大,色彩之艷,實為罕見。仔細游覽,感受他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傳承。
SHEN
9月9日我們參觀了杭州國家版本館和浙江美術館,感受到了文化與藝術濃濃的生命力,可以說是獲益匪淺。一走進杭州國家版本館,現代建筑與園林意境融合的氣息便撲面而來,穿行于其中能夠深深體會到宋韻與園林之美。最具特色的便是青綠色的瓷磚屏風與漢白玉墻,正午的光影投射其中,非常好看,一步一景,古今美學交織產生新韻,堪稱建筑典范之作。
邁入浙江美術館,整個展廳流動性很強,觀賞者穿梭其中,仿佛走入歷史的長河。本次展覽以“大運河”為核心,人文故事為基礎,以中國畫、水彩、油畫、書法、雕塑等多種藝術媒介,呈現了一件件優秀的藝術作品。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用線吊在空中像絲綢般的畫卷,極富靈動的美感。
本次出行我們驚嘆于中國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更受到深深觸動,在當下生活中不斷創新,推動中華文化發展與傳承,當刻下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印記。
LI
回想上次來到浙江美術館,還是大學時期,時間飛快,這次換了個身份也換了個心境,再次踏入了美術館。這次展覽的主題為“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應金飛講,河流是大地的血脈,運河依托于大地,運河不絕的濤聲,仿佛吟唱的正是“大地史詩”。步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曲面黑白攝影墻,仿佛正在流動的大運河,場面頗為壯觀。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浙江美術館以長卷的形式,將當代大運河景觀進行藝術性描繪,河流的姿態在其下鋪開,由遠及近,峰回路轉,曲徑通幽。不僅帶來的是視覺上的沖擊,更是心靈上的震撼。
此次看展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國大運河的宏偉精神和歷史文化面貌,將現代藝術與人文歷史相融合,生動形象的展現了大運河背后所凝聚的精神。
WU
今天去杭州國家版本館考察,作為設計師的我深深感覺到中國文化底蘊的深厚,以前看展基本看形式,今天有意放慢腳步、放下事情、靜心感受,發現文化的力量是美妙的。
版本館內處處體現了設計的用心與多元化的交互設計,不僅建筑空間考慮了自然光影,室內照明也充分考慮了參觀者的視覺聚焦,同時除了用眼看展,場館還設計了讓參觀者用“五官”體驗式看展。
任何一個項目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與需求,需要我們設計者靜心“傾聽”,對歷史文化、行業屬性、受眾需求更多了解才能為之量身定制。
WAN
從設計的角度來欣賞貨幣的發展,我感受到中國建國以來經濟的騰飛,從開始的中國山水環境;到大生產時期各個階層的勞動群眾;到代表中國多元民族;再到辨識度統一,每一代的紙幣背后都有符合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設計。這一點告訴我設計也需要與時俱進,貼合時代與環境才有好設計。
LIU
這次版本館觀展令我印象最深的當屬“潮起之江”展覽,從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各種文化如百花爭艷般涌現,最后定格到一塊小小的芯片,心中不由的生出一聲感嘆。
另一處引發共鳴的是,多種版本的《相思》,看到這么多文字記錄的版本,不僅想到在時間面前,我們能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愿景是多么不容易。
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到被重新定義的宋代美學,也看到“只此青綠”的出處《千里江山圖》,宋代美學絕不只有極簡與抽象,它內外的神韻蘊含著極高的藝術修養。
最后的感受便是,我不僅僅是在觀看一件件文物和藝術品,我自身就在一件藝術品中游覽。
LU
版本館內最吸引我的是由一片片龍泉青瓷拼成的青瓷屏扇,梅子青的淡淡青綠色,搭配上自然的木材以及夯土墻,一下子將宋韻園林風格體現出來,陽光下建筑光影交錯,屋檐被映照著水紋波,靈動美十足,這樣精心的設計文化價值更是極高。
館內陳列了各個時代不同的設計,無處不體現著其中的變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變”與創新是其中一條重要的選擇,這就要求我們的設計要與時俱進,進行革新,創新出屬于新時代的設計。
出館時,被這段話所觸動,也以此自勉:
“今天,我們踏著來自歷史的河流,受著一方百姓的期許,理應負起使命、至誠奉獻,讓我們的文化綿延不絕,讓我們的創造生生不息。”
每一次的學習考察都離不開大家的相互幫助與支持,
設計之路——
只有堅持熱愛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The End!
掃碼關注盛和美公眾平臺